| 心无旁骛研学术 ——记词汇学家刘叔新先生-津沽学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津沽学人
津沽学人 | 心无旁骛研学术 ——记词汇学家刘叔新先生
来源:科研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08-28小字号

心无旁骛研学术

——记词汇学家刘叔新先生

王泽鹏

  恩师刘叔新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八载,而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如在眼前,让我们好不怀念。怀念他对后学无私的谆谆教导,怀念他言传身教、一丝不苟的容姿神态,怀念他勤苦为学、笔耕不辍的人生信条。先生也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每次都是身着去世时穿的那套衣服,梦境让我泪湿枕巾,难以入眠。

  上大学的时候,买过刘先生一册论文集《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这本书初版于1984年,在词汇学领域影响深远,滋养了一大批步入词汇学研究领域的学人。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教授大学写作课,但于语言学并未完全放弃。1994年购得《刘叔新自选集》,这是“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首批五集之一,刘先生的文章立论高远,见解掷地有声,给人以点拨和启发。这一点也为同行关注。我本科时的老师张志毅先生在词汇学领域也深挖有年,成就斐然,他特别推崇刘先生,说“国内词汇学研究,首推南开大学的刘叔新”。张先生经常给我们介绍刘先生在词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地位,他说学问之道有二:一是资料型,旁征博引,在大量资料分析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是牛顿的做法,“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是发现型,学者凭借自己的才智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刘先生就在后者之列,他在语言学研究中有许多自己的独到发现,这是真正的学者行为。因此,张先生鼓励我报考刘先生的研究生。

  1994年,我赴南开大学拜访老师。那时我准备报考美学研究生,联系了薛宝琨老师,也拜望了刘先生。后来刘先生写信鼓励我改学语言学。语言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科学性更强,值得作为学问来研究。得刘先生青睐,我于1996年忝列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直至2016年刘先生辞世,我与他几乎朝夕相守,先生对我助益无穷,也让我受益终生。

  刘叔新先生因为学业人品俱佳,本科毕业便留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做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的助教,后来去北京大学进修学习,师从高名凯、岑麒祥二位先生学习语言理论,理论思维能力因而形成,这使得他1964年就在《中国语文》期刊上发表了长篇论文《论词汇体系问题》。

  刘先生一生在南开大学工作,从教五十余年,曾担任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先生被日本爱知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任《中日大辞典》修订工作顾问。同年受邀赴芬兰、德国等国作学术讲演。先生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也研究粤方言、汉语壮侗语比较词汇学、语言理论和词典学等。业余喜好诗词创作、书法和音乐,有多种散文诗词集、音乐著作和书法作品集出版。

  刘叔新先生的专著及主编的部分学术著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先生常以这句古语来训诫我们,让我们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和学业。先生这样教导我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整理先生的遗物时,我们发现了他的三份研究计划。一份是《科研十年计划(1963—1972)》,计划分三大类,一类是普通语言学专题研究,下分15个专题(其实是15篇不同内容的论文题目,这些论文后来都得以发表);一类是现代广州方言研究,下分几个研究专题;还有一类是汉语风格学概论。先生在每个研究专题后面都标注了预计完成时间,已完成的专题前写有“已”字,未完成的则是空白。还有一份《三年科研计划(1977—1980)》:在做好《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编纂工作的同时,完成十几万字的专题研究,再完成几篇小论文,以及荀子语言思想研究等。第三个计划写在一张纸的背面,未标注时间,但其中有好几个计划直到他去世仍未能完成,基本完成的任务是《古典诗词的体式韵律及其运用》(先生遗著,虽然未全部完成,但眉目全现,从中可以窥见诗文写作之道,该书稿由商务印书馆于2018年出版)。先生未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作为学生的我们,多么希望先生延寿一纪,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读书、写作、思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写作是灵感和激情碰撞的成果,没有时间思考当然也就没有了灵感,没有了写作。1996年,先生利用在日本工作的业余时间,完成了《连山壮语述要》一书的写作任务。从日本讲学归来,先生斥资9千多元置备了电脑和打印机,这些在当时都是稀有物件。我见了电脑也是非常好奇,天天“玩弄”,帮着先生将《连山壮语述要》一书输入电脑,书中很多国际音标,输入相当麻烦,而且系统重装之后,所有音标都变成了乱码,还得重新输入,还有很多字符需要造字。我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整本书的输入。书出版后,没有打印任务了,我还是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先生家中玩电脑,自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先生见状后提醒我:“天天打电脑,你都没时间看书了。”他本人惜时如金,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浪费光阴。我听到劝诫后,很快警醒过来,不再沉迷于玩电脑。

  先生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几乎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他退休后不辍工作,给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上了几年课,带了几届博士生,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8部,还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序跋,并结集出版。仅《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一书就有七十多万字,里面有大量国际音标,一笔一画写出来,没有一定的耐心是无法做到的。先生用功之深,爱惜光阴,由此可见一斑。

  做学问搞事业,除了要有计划,要珍惜时间,还有一点也特别重要,那就是刘先生常说的“心无旁骛”。先生做事专心致志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比如他常常在做饭的时候突发灵感写东西,或接打电话,或查资料,于是乎,厨房里经常会出现一壶水烧干、面条煮焦、炒菜全煳、做汤烧干等情况。我就在先生家多次吃过煮煳的面条。记得有一次,先生的邻居打电话通知文学院办公室,说先生家着火了。文学院办公室又给我打电话,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骑车赶到先生家,自然是虚惊一场。原来是先生煮了一锅面条,全都烧煳了,一屋子黑烟,味道传到了邻居家。

  先生著书立说是如此的专心致志,真令后学感叹不已。有时候我会直言不讳地劝先生,可先生却说:“太注重生活上的事情,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先生说这话时是在1998年,至今一直回荡在我的耳畔,时刻提醒我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先生言传身教,一生培养、影响了很多人,他为国家共计培养博士十多人,硕士几十位,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学界同仁对先生也多有推崇,在词汇学领域卓有成就的苏新春教授曾说:“在我学习词汇学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刘叔新先生的那本《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后来成为我案头上摆放时间最长的书之一。”

  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们将传承其学术思想,发扬其治学精神,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作出成绩和贡献。

  (作者系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学人小传】

  刘叔新(1934—2016)祖籍广东惠州,1953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侗傣语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语言学学科组长、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家语委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会顾问等。一生潜心语言学研究,在语言理论、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词典学、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有《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粤语壮傣语问题》等三十余部著作,其中,《汉语描写词汇学》曾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并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工具书一等奖。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另有散文集、诗集多种。主编过多种语言学丛刊和译文丛集。

  (来源:《天津日报·满庭芳》2024年8月23日;供稿:科研工作部)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