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宣讲”服务“大民生”,擦亮社区幸福底色
东丽区金桥街道枫愉园社区书记 常淑漫
我是东丽区金桥街道枫愉园社区书记常淑漫,在社区工作十一年了,提升居民在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过去一年来,我用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宣讲新思想、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用家常话讲活大道理、用大白话讲透大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因地制宜,把“宣讲阵地”建到社区楼门里
枫愉园社区是坐落在军粮城示范镇二期的还迁房社区,居民大多是当地村民,社区上岁数的居民都有大半辈子住平房的习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用得上、用不上的杂物,放在家里闲乱的,就把楼道当成了从前的杂物房,日积月累免不了引发邻里矛盾。跟我反映这类问题的居民越来越多,针对此问题,我组织居民召开楼门协商议事会、大家集思广益,打算利用一楼楼门内闲置空间,打造“居民公共会客厅”,同时也把我们的宣讲阵地前移到楼门内,深入到居民生活中。说干就干,我积极动员楼内居民把堆放在楼道的桌椅、盆栽放到一楼会客厅,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完成了墙面粉刷和彩绘,现如今,走进特色楼门一楼的入户门厅,您一定会被这里青翠的绿植、温馨的手绘和充满童趣的书画作品吸引,加上一张敦实耐用的木桌和两条配套的长椅,平时我就在楼门里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把党的理论政策送往基层一线,打通理论宣讲工作最后一公里。
目前这样的特色楼门建造了6个,其中2个楼门是我们“理论宣讲”的分阵地,通过手绘图案、布置历史照片、介绍重要史实的形式打造“红色党史”楼门,并在楼门中增设“红色图书角”,平时,我也会组织党员群众在楼门里根据我们精心整理的红色党史照片进行党史宣讲,打通了党员群众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让红色经典在基层散发光芒。特色楼门建设是展示社区风貌的平台,更是居民沟通情感的桥梁。我们将继续推进特色楼门文化建设,将楼门打造为基层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公益服务、居民自治的重要平台。
点亮初心,组建社区“红马甲宣讲队”
我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爱积分˙邻聚力”公益服务项目,积极搭建志愿者发挥作用平台,组建了一支“红马甲宣讲队”。我带领宣讲队成员频频出现在社区、广场、活动室和居民家中,带头学党史、讲党课、传政策、调矛盾、解民忧,在基层共建共治中传递向善向上正能量。我又带领“红马甲宣讲队”联合驻社单位、老年文艺队、社会组织,通过文艺演出进小区、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创新宣讲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家住枫舒园8号楼的刘阿姨,就是“红马甲宣讲队”的一员,她就遇上过两个邻居打嘴仗、闹矛盾的事情。热心肠的她和几位老姐妹一说和,又给大家讲社区文明公约,大家说开了,再见面又乐乐呵呵打招呼,今年刘阿姨所住楼门还被评为社区“和谐共建,邻里互助”楼门。
服务居民,从小事情入手打动民心
“小区环境卫生怎么改善?”“如何充实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怎样预防养老诈骗?”……这些成为“红马甲宣讲队”宣讲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社区还设置了日常巡查、理论宣传、纠纷调解等10个服务岗位,通过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居民表达真实想法,发现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简单问题现场处置、复杂问题清单式逐项办理,解决了受益面广、普遍性强的民生实事17件。
“刚才接到一个电话我也不认识,想问问是咱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打的吗?会不会是诈骗电话?”居民李奶奶着急的拿着手机来到社区找到我询问。我耐心的听李奶奶把话讲完。原来是李奶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己年龄大耳朵也听不清讲得是什么,又担心会不会是社区有什么通知自己听不到,于是来社区咨询。我让李奶奶不用担心。我把电话回拨了过去,确认是推销电话而不是诈骗电话,还为李奶奶下载了国家反诈APP,提醒李奶奶不要轻易给陌生账户转账,也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要向他人提供手机验证码,有问题可以随时来社区找工作人员解决。李奶奶感激地说:“有你们在,我就安心多啦!”今年我在社区理论学习讲堂及社区广场共进行理论政策宣讲12次,发放材料1000余份。
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嘱托,多措并举抓好理论学习,用有温度、接地气的宣讲方式,使党员群众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广泛听取和了解群众诉求,坚守一颗为民初心,迎难而上,从每件小事入手,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提升了社区温度。
供稿:科普工作部 来源:市委讲师团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