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二十届沪津深三城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智库机构专家和13个国家级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地区智慧、地区方案。
三城论坛由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主办,三地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届。论坛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区域发展、城市发展中的战略热点问题,主题内容涉及诸多热点焦点,很多精彩的发言、观点和建议成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三城论坛也成为三地政府、学界与相关各方定期交流与探讨的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共同研讨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策略、路径和实践,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案。
开幕式上,天津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张再生致辞时表示:“此次论坛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有力举措。上海社科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是国家首批高端智库,是天津学习的榜样,我们将积极向上海深圳先进智库学习,通过沪津深三城论坛高端平台将三地以及全国各地专家紧密联系起来,让天津更好的学习上海、深圳等改革发展先行区、示范区的经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本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态、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此次论坛大家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进行思想碰撞,贡献富有理论见地和实践价值的真知灼见,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分享了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考和认识。他表示,要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构建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范渊、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忠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湛、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武晓庆,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它强调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环境友好和开放包容等方式,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所构成的生产力,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论坛报告与研讨交流环节,三地专家学者也进行了积极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上海、深圳、天津作为我国的超大型城市,肩负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使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三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重视创新驱动,既要推动技术和业态模式的创新,也要促进管理和制度层面的突破,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创新环境。
与会专家表示,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更要充分发挥其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的“先行先试”作用,为全国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创新路径。
(转载自:新区智库 微信公众号)
供稿:智库工作部